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河南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河南高考作文网友版经验与勇气

来源:大河网 2013-6-8 6:48:26
核心提示|昨天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一出,“引爆”网友创作热情。咱河南的作文题该咋写?大河报约来名家、潮流写手、满分作文学生,一起场外大比拼。快来看一看,哪篇最能吸引你?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会给他们分别打多少分呢?

  □记者谭萍王灿

  2013年河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该为谁喝彩

  □南飞雁(河南影视集团剧本中心主任)

  在价值连城的钻石面前,老雕刻家、徒弟和商人都展现了自己的勇气,他们都值得我们赞赏和喝彩。

  一颗钻石,两位工匠,成功之后,有三个人值得喝彩。

  第一位是年轻的徒弟。他“没有犹豫”地接受并完成了使命。“没有犹豫”意味着什么?无非是自信和勇气。而自信来自于技术,勇气离不开底气。在老雕刻家那里,年轻徒弟想必经历了严苛的训练,做好了勇挑重担的准备,他只是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当机会忽然来到之际,在偶然与必然交错之间,年轻徒弟做到了,也赢得了喝彩。

  第二位是老雕刻家。面对既有可能价值连城也有可能一文不名的钻石,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他,他的底气在于多年从业的经验。当然,经验并非他一人独有,任何一个有资历的工匠都能就如何切割钻石侃侃而谈,老雕刻家超越同辈的是突破坐而论道的勇气,是敢于将经验付诸实施的勇气。而且他的勇气并不止于此,他还敢于将此重任托付给年轻的徒弟。知人善任,选对了执行者,老雕刻家做到了“识人”;谆谆教诲,制定了周密的方案,老雕刻家做到了“传承”。他同样值得喝彩。

  然而,最值得喝彩的另有其人。

  老雕刻家说得好,在工匠眼里,钻石不过只是一块石头,“不考虑价值,无所畏惧”。然而在提供钻石的商人眼里,钻石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所以整个故事中承担了最大风险的其实正是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人不迷信所谓的专家和权威,同意由一个年轻人切割钻石,将自己的利益托付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这需要的勇气无疑超过了老雕刻家师徒二人。而最终两颗完美的钻石,也是对商人这种异乎寻常的勇气最大的褒奖。

  李敖在《老年人和棒子》一文中说道,“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此文发表于1961年,当时李敖年方26岁,在台湾大学历史系读书,正是“年轻徒弟”的岁数。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姚从吾,一个让李敖“启迪颇多、帮助颇多,一生感恩难忘”的河南人。

  李敖的感慨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这样的心态超越了时空,在当代人中也能引起共鸣。自古以来,姚从吾这样的“老雕刻家”、李敖这样的“年轻徒弟”并非少数,“商人”却少之又少。所以王勃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以苏轼哀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价值连城的钻石面前,老雕刻家、徒弟和商人都展现了自己的勇气,他们都值得我们赞赏和喝彩,而那位故事中只出现了一次的商人,或许更值得我们尊敬。

  经验与勇气

  □尚攀(“90后”河南省文学院最年轻签约作家)

  我们一向只看见拿到五百万奖金的那个人,却忽视了每每把号码不对的彩票扔进垃圾箱的千千万万的彩民。

  材料中那个无所顾忌的年轻人,首先让我想到了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遥想霸王当年,巨鹿一战,破釜沉舟,可谓是项羽战争史上最辉煌的纪录,一举歼灭秦军主力,向推翻秦王朝迈了一大步,成为经典战役,为世人所称道。但仔细想想,巨鹿之战,项羽的这场世纪豪赌,而且是不具任何优势、手中没有王牌的世纪豪赌,赌资便是自己和身后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这难道不是一次侥幸的匹夫之勇吗?也许你会说,项羽赢得了这场世纪豪赌,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英雄。这没错。可是之后呢?不正是因为项羽太相信自己的勇气,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而把亚父范增这位经验老到的话当做耳边风,才有了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的悲惨结局吗?

  我是个年轻人,教育体制也曾让我胆战心惊、死去活来。毫无疑问,韩寒是我的偶像。一个敢于挣脱教育体制的英雄,他做到了我们很多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然而这种成功的教育模式却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深入人心,为何?因为传统的经验告诉我们,赌博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它只能有两个结果,不成功便成仁,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才是正道。

  台球神童丁俊晖,我不敢说他的成功是侥幸,但也不能说丁俊晖的父亲对丁俊晖的培养不是一次赌博,连房子都卖了,就赌丁俊晖的前途。丁爸爸当年也曾担忧地说:“打不出来怎么办?”是啊,打不出来怎么办?到那时可真是退无可退了。

  没错,韩寒是成功了,丁俊晖也成功了,但那些没成功的呢?韩寒和丁俊晖在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模式中只是九牛之一毛,在成功率上更是堪比彩票中奖。我们一向只看见拿到五百万奖金的那个人,却忽视了每每把号码不对的彩票扔进垃圾箱的千千万万的彩民。

  中国人是不喜欢冒险的,也不善于冒险,宝石已然在手,又何必去在意那条裂缝呢?若切割不好,岂不是毁了这神物,正所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有多少人想从赌博式的机遇中出人头地,但终却粉身碎骨。大路朝天,虽然路途艰辛,遥遥无期,但还是让我们沿着大路踏踏实实地走向终点吧。

  经验与勇气

  □王浩博(郑州一中2010年高考生当年作文满分)

  当经验凝结成人生的宝石,也带来了宝石上的裂缝。所以,年轻人,如果你有勇气割开它,请不要去想失败的后果。

  一块价值不菲的带裂缝的宝石,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是切还是不切?老工匠们的丰富经验告诉他们切割这块宝石是极易失败的,于是他们都放弃尝试。一位年轻工匠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完美地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是的,有时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经验,更需要抛却顾虑的勇气。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经历了林林总总的成功与失败,累积了越来越多生活的经验,同时随之增长的种种顾虑也使我们丧失了一冲而上的勇气。面对困难时,往往根据经验先在心里给自己竖起一道墙,我们站在阴影下,失去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高斯读大学时,每天晚饭后他会做导师布置的作业题。平时他总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有一天却碰到了困难,然而对数学的着迷使他没有放弃,一晚过后,高斯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当他把作业交给导师时,导师惊呆了,原来高斯解出的那道题并非是导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导师不小心夹进去的研究题目。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连阿基米德、牛顿都没有解出来,而那时还称不上数学家的高斯却用一个晚上解了出来。后来高斯说:“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它了。”有些事情,在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困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无知者无畏”。这并非是说无知能使人做得更好,而是说经验会使人产生顾虑,而顾虑使人丧失勇气。

  一个人的进步,一个社会的进步,经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增长经验的同时持有勇气呢?也许是因为无法承受失败的代价,也许因为对失败的不可容忍。可是正像年轻的工匠一样,我们还年轻,为什么要害怕失败的代价呢?为什么对失败不能容忍呢?毕竟我们看到,社会对失败的容忍是越来越宽容的,我们也有这个资本去容忍失败。当经验凝结成人生的宝石,也带来了宝石上的裂缝。所以,年轻人,如果你有勇气割开它,请不要去想失败的后果。

  做挣脱桎梏的无畏者

  □刘康一(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3班,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

  寻梦路上的无畏者,敢于将自己的选择交由内心审视,“总还会有残缺,如果不去闯荡。”

  总有些怀揣自信与勇气的人,冲破重重顾虑,以无畏者的形象寻找着新的突破口。

  艺术家中的无畏者,敢于将自己的才华交由时间审判。在巴黎,罗丹用十年时间雕刻成了那座《披着晨衣的巴尔扎克》,但连当时很高明的鉴赏家也难以接受此种新的表现手法,而多年后那尊塑像被抬出接受再一次的审视时,人们却不得不讶异于罗丹那技巧的创新为雕塑界开辟了一个宽广的新领域;同样是巴黎,贝聿铭耗时十三年设计卢浮宫,设计之初就因建筑风格与巴黎城传统建筑不合而饱受非难,而近日的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已被巴黎人民认可为塞纳河畔的经典之作;梵高年少时拒绝为教会创作那一成不变的神像,而是走向繁星、走向泥土、走向炽烈的向日葵,用厚实的颜料创作出令时人皆哗然的画作,虽穷困一生,而其画作却得到后人极高的认可。

  罗丹的十年、贝聿铭的十三年、梵高的一辈子,都选择抗争的、不肯囿于前人思路的创作形式。他们漠视外界的质疑与哂笑,勇敢地用璀璨的艺术品诠释了内心的冲撞与灵感。

  改革家中的无畏者,敢于将自己的决策交由人民审判。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虽面对党内保守势力的阻挠,依然果敢推进改革开放,迎来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整体向好发展。十八大后,多项反腐政策出台并具体开展实施,赢得民间众多赞誉。当谈判桌上对一理论已反复争辩多时,当众多集团因利益纷争而使改革止步不前时,需要这样一些慎思而勇敢的人做行动者、发声者,扭转亟待改变的现状。

  寻梦路上的无畏者,敢于将自己的选择交由内心审视。我们总有太多顾虑,总因一些“经验之谈”而对新异之物产生太多不信任,让外界的声音掩盖了自我内心真正的诉求。“Noadventureleftincomplete.总还会有残缺,如果不去闯荡。”因顾虑太多而畏缩不前,失却的可能原本会是岁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份“宁作我”的勇气,无关索取,不为成功,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自我发掘,给予自己信心,使自己在寻梦路上不致迷失。

  视经验为一份珍贵的指引,知顾虑可使抉择更为审慎。但唯独那笃定前行的勇气,能带来更多的创新、改变与动力。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